【綜合網絡消息】近日,深圳市的一次涂料抽查結果引起了眾多消費者的關注。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的“2015年第四季度建筑裝飾裝修涂料及膠粘劑產品質量專項監督抽查結果”顯示,在深圳抽查的136家企業生產銷售的1227批次產品中,檢驗合格的有1083批次,不合格產品有144批次。
面對這個抽查結果,有人認為超過89%的合格率可以接受,也有人認為接近11%的不合格率令人擔憂。而更多的人,則是驚訝地發現在不合格產品的名單中,竟然涉及到了多家知名涂料企業?!半y道名牌產品也不可靠嗎?”一時之間,擔憂四起,議論紛紛,大家都對深圳的這次抽查結果表示感到意外。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11%的不合格抽檢產品中,抽檢的木器漆產品絕大部分都“不合格”,而這也是在不合格產品的名單中,涉及到了多家知名涂料企業的主因。根據深圳《建筑裝飾裝修涂料和膠粘劑有害物質限量》標準,要求木器漆的VOC含量不得高于200g/L(清漆)或150g/L(色漆、防腐涂料、防水涂料、地坪涂料),而針對木器漆的國標文件GB18581-2009,對聚酯氨類、硝基類和醇酸類三種木器涂料的VOC含量分別規定不得高于 670、720和500g/L,更是這次木器漆抽檢產品全部被“槍斃”掉的主要因素。
然而在筆者看來,這次的抽查結果雖有意料之外的結果,但也離不開情理之中的緣由。曾出臺史上最嚴“禁漆令”的深圳市,憑借其領先的意識拿下了環保政策的前哨站,但也著實讓自己區域內的涂企“躺著中槍”。對于這次抽查中一百多批次的“不合格產品”,也許其中有一大部分,它們更準確的稱謂應該是 “深圳標準不合格產品”。
為什么要叫“深圳標準不合格產品”?這并不是因為它們是在深圳被抽查的,而是因為它們面臨的是比“國家標準”還要嚴格的“深圳標準”。眾所周知,深圳作為我國改革開放所建立的第一個經濟特區,素以敢為人先的進取精神而備受贊賞。同樣的,在環境保護方面,深圳的決心與膽魄,在全國也是談得上領先的。譬如在涂料領域,深圳從去年起全面實行被稱為“史上最嚴‘禁漆令’”的《建筑裝飾裝修涂料和膠粘劑有害物質限量》特區技術規范,成為在全國率先限制溶劑型涂料(油漆)銷售和使用的城市。這也是本次抽查所依據的技術文件。
在這次的抽查之中,嚴格的“深圳標準”就可能向市場傳遞了一些并不是完全準確的信息。因為早本次抽查的“不合格涂料產品”中,其實有一部分是完全符合國家標準的。然而由于深圳在大膽地提出了非常嚴格的區域標準,導致了部分企業可以說是“躺著中槍”:我的產品在全國幾乎所有地方都是合格的,但是偏偏還達不上深圳的標準。消費者本來完全可以放心買我的產品,因為實際上我的產品標準不比全國其它涂料產品差,可是在深圳就成了“不合格品”。這無疑是一種尷尬的現象。有些著名品牌的涂料產品,完全符合國家標準,只是由于深圳的地區標準確實非常嚴格,所以在此次抽查中被打上了“不合格品” 的標簽。仔細查看本次抽查的結果,這種“國家標準合格品成了深圳標準下的不合格品”現象不在少數。
現在市場上的實際情況是,消費者缺乏專業的行業知識,很多都不了解國家標準與區域標準的區別。尤其是深圳如此大膽嚴厲的涂料政策,盡管本意是希望為市民營造出更為環保健康的環境,但是普通的消費者并不具備專業的知識去了解這些指標到底有多嚴格、政府對環保多么重視,他們只是直觀地看到了“好多涂料產品不合格啊”。這樣的話,消費者的信心必然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這也是一種對抽查結果的誤讀。
其實,深圳走的環保方向完全正確,涂料企業們也是擁護“油改水”的發展趨勢的??墒怯捎谡呤站o的速度太快,一下子頒布了非常嚴苛的標準,使得這些企業在深圳有部分產品被打上了“不合格品”的標簽,這么做是否有點“冤枉”他們、有點反而打擊了他們的一片環保之心呢?
深圳在環保方面的所下的決心與力度始終是值得肯定的,因為這是一個正確的方向。但是在具體的實施舉措上,應該增加溝通交流,并結合企業的具體情況做出循序漸進的調整。同時也要注意對普通的消費者所傳播的信息。比如這次抽查,作為保障產品質量的手段,本身沒有任何爭議。但是考慮到深圳標準的嚴格如斯,如果能同時公布深圳標準與國家標準的對比,或者公示不合格品中哪些其實是符合國家標準的,也許就不會引起這么多的爭議與誤會,消費者的信心也不會因為自身不專業的誤讀而受到干擾。